150 2113 7245水平衡测试是一项针对用水单位进行科学管理、节约用水的有效方法。它通过对用水单元和用水系统的水量进行系统的测试、统计、分析,以得出水量平衡关系的过程。以下是关于水平衡测试的详细介绍:
水平衡测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测试全面了解用水单位的管网状况、各部位(单元)用水现状,从而加强用水管理,提高合理用水水平。具体来说,它可以帮助用水单位发现用水过程中的问题,如漏损、浪费等,进而制定有效的节水措施,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。
水平衡测试的方法多种多样,常用的包括以下几种:
水表计量法:对于每日用水量大于10m³的用水设备(部门)并装有水表的,其用水量的测试应采用水表计量法。这种方法直接读取水表读数,计算用水量,简单直接。
流量计测量法:在没有水表的用水设备,可以使用超声波流量计或孔板流量计进行计量。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水流量的测量,具有较高的精度。
容积法:使用一定容积的容器去接被测介质(水),同时用秒表计量到达预定容积的时间(t),通过计算得出流量。这种方法适用于小流量的测量。
称重法:选择一定形状的容器(桶)去接被测介质,同时用秒表计量时间(t),称一下计量时间内的水量(G),通过计算得出流量。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小流量的测量。
浮标法:一般用于测排水。选取排水管的直管线段,测量两个检查井的距离(S),在上一检查井中投放浮标,同时测定浮标随排水从上检查井到下检查井的时间(t),另外再量一下排水管的排水断面截面积即可得出排水量。
水平衡测试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:
前期准备:确定测试对象,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,明确测试的目标、范围、方法和时间安排。同时,收集相关资料,包括用水单位的地理位置、所属行业、生产或服务类型、规模、主要产品及产量、职工人数、用水管理情况等。
成立专业测试小组:为确保测试的顺利进行,需要成立一个负责水平衡测试的专业测试小组。该小组应具备相关的技术能力和经验,能够正确执行测试任务。
用水计量情况确定:检查单位的一、二级水表是否安装完整,是否能够达到进行水平衡测试的标准。同时,对单位进行用水单元的划分,确定测试的周期、时段和方法,并制定出明确的测试方案。
漏溢水量检测:检测是否有漏溢水量,如果存在,需要找出有泄漏的给水管段、用水设备等,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管段泄漏问题。
实测与数据采集:按照测试方案,对用水单位或系统的水量数据进行实测和采集。这包括输入水量(如新水用量、循环水用量、废水回收量等)和输出水量(如排水量、蒸发量等)。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。
数据处理与分析: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、分析和平衡计算。通过比较输入水量和输出水量的差值,确定系统的水平衡状况。同时,绘制相应的水平衡图、给排水管网图及单元分布图,以便更直观地了解用水情况。
结果评估与节水措施制定:根据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,评估用水单位的用水效率和节水潜力。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用水情况,提出相应的节水措施和管理建议。
报告编制:将测试过程和结果整理成水平衡测试报告,包括测试数据、分析结果、节水措施建议等内容。该报告可以作为用水单位改进用水管理、提高用水效率的重要依据。
在进行水平衡测试时,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:
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:测试所用的计量仪器必须在检定合格的周期内,否则应送有关计量部门检定。同时,在实测过程中要准确读取仪表,并及时记录抄表时刻,以便进行数量加权计算。
了解企业用水量的周期变化规律:尽量测量各个时段的用水量峰、谷、平值,以全面反映企业的用水情况。
考虑特殊情况:在测试过程中遇到测验条件发生变化或其他特殊情况时,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,以确保测试的连续性。
遵循操作规程:在整个测试过程中,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,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
